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40篇
  免费   823篇
  国内免费   422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616篇
口腔科学   324篇
临床医学   2091篇
内科学   1005篇
皮肤病学   102篇
神经病学   207篇
特种医学   3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932篇
综合类   3462篇
预防医学   1587篇
眼科学   168篇
药学   1374篇
  18篇
中国医学   1386篇
肿瘤学   263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376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841篇
  2013年   655篇
  2012年   767篇
  2011年   782篇
  2010年   811篇
  2009年   662篇
  2008年   744篇
  2007年   667篇
  2006年   618篇
  2005年   621篇
  2004年   552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332篇
  2000年   323篇
  1999年   291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弗林蛋白酶(Furin)属于枯草杆菌蛋白酶家族的细胞内丝氨酸Ca2+依赖性内肽酶,是前蛋白转化酶(PCs)家族中的一员,在人体的各种组织和细胞中普遍存在.Furin分别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自剪切后活化,活化后的Furin能激活细胞内众多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质前体.Furin在人体众多的生理过程中处于必不可少的位置,它不仅出现于各种前体蛋白加工以及许多生长因子的成熟过程中,还涉及许多疾病,如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感染、骨相关疾病和肿瘤等,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含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包裹的硫化银存储液对纯钛表面特性及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纯钛试件经打磨清洗后分为4组,分别置于空气、生理盐水、BSA溶液、牛血清白蛋白包裹的硫化银溶液(BSA?coated Ag2S solution,Ag2S@BSA)中保存2周后,采用扫描电镜、X线能谱仪和光学接触角仪分析纯钛表面特性的变化;将MC3T3?E1成骨细胞接种于各组钛片表面,观察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行为。结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钛表面微形貌无明显差异,空气存储后未见明显改变,经生理盐水存储后钛表面散在分布氯化钠晶体,经BSA溶液存储后含碳有机物增加,经Ag2S@BSA存储后钛表面均匀吸附含硫和银元素的纳米颗粒。与其余3种存储方式相比,Ag2S@BSA溶液存储可显著减小钛表面水接触角,增大表面能,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和成骨功能蛋白表达。结论:Ag2S@BSA存储液能优化钛表面特性,增强其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超声以及磁共振不同增强模式在软组织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5月—2020年2月本院41例软组织肿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病变层次、部位及大小等因素与肿块良恶性之间的关系。将软组织肿块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及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增强模式设为4种(P1、P2、P3和P4),通过卡方检验列联表分析来判断不同增强模式与肿块良恶性之间的关系。结果:以手术或穿刺病理为金标准,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病变的部位、层次及肿块大小与肿块良恶性无明显相关性(P>0.05)。CEUS与MR增强的P1、P2增强模式均为良性病变。卡方检验列联表分析显示CEUS与MR增强的P3模式与恶性肿块密切相关(P≤0.001),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7%、66.7%、86.7%、72.7%(CEUS)及96.6%、58.3%、84.8%、87.5%(MR),两种检查诊断效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造影与磁共振增强均可为软组织肿块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4.
背景 当前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双向转诊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由于我国卫生资源分布不均,不同行政区在医疗资源、人力资源分布及诊疗管理上存在诸多差异,导致城区与郊区双向转诊情况不尽相同。了解城区与郊区的双向转诊情况对于更好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有重要意义。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市城市与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开展实施现况,发现二者差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上海市更好地推行双向转诊提供切实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8年11-12月,选取涵盖上海市16个行政区的2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行政负责人及4 047例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行政管理人员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双向转诊的组织机制、过程、转诊效果情况;对全科医生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双向转诊方式、上转转诊联系方式、是否填写除转诊单之外的转诊信息、接收下转患者时是否与上级医生保持联络等。结果 共发放社区行政管理问卷244份,回收有效问卷24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00%;共发放全科医师问卷4 047份,回收有效问卷3 925份,有效回收率96.98%。3 925例全科医生中,在郊区工作2 641例(32.71%),在城区工作1 284例(67.29%)。城市和郊区全科医生性别、职称、工作年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7.54%(238/24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89.34%(218/24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三级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城区与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设立双向转诊专门联络负责人、建立双向转诊档案、专门设置预留床位保证接收下转患者、双向转诊方式中的网络联系、点对点与相应专家或科室联系、与相应上级医院负责双向转诊的专门联系人联系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41%(123/24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上转患者<100例,75.00%(183/24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接收下转的患者数<10例。城区和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上转患者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城市社区卫生中心与郊区卫生中心在双向转诊实行上存在诸多差异,且目前双向转诊仍以上转为主,建议通过完善郊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利用“互联网+”优势建立基于健康档案的双向转诊平台、积极组建区域医疗集团等措施建立健全双向转诊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我国西藏地区肾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renal biopsy,PRB)术后出血情况,分析总结与高原地区患者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 选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肾脏内科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诸因素(性别、年龄、血压、血红蛋白、血小板、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与术后出血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共收集病例150例,平均年龄(41.2±15.6)岁,其中男性比例为58.7%(88/150),女性为41.3%(62/150),术后出血12例(男、女各6例),出血比例8.0%(12/150)。出血组平均年龄与无出血组相比,有偏高趋势[(48.3±20.0)岁vs. (40.6±15.1)岁,P=0.099]。出血组较无出血组高血压发生率、血红蛋白增多症发生率、尿素氮、凝血酶原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血肌酐水平有高于无出血组趋势(P=0.090),出血组较无出血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有延长趋势(P=0.069)。出血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无出血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较低的血小板计数具有相对较高的出血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79,P=0.082)。结论: 高原地区行PRB总体上是安全、可靠的;高龄、低血小板、肾功能下降、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与PRB术后出血相关,高血红蛋白不是高原地区PRB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6.
本研究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结合光遗传学和生理功能反馈控制的研究进展,利用PPDP(preview,presentation,demonstration,promotion)教学法讲授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开展生理创新实验活动。该项活动旨在使学员掌握新的生理学自主学习方法,拓宽其视野,提升其学习生理学的兴趣,最终促进生理学理论教学的效果。在此,研究者从设计理念、教授对象与教学力量、教学设计、教学体会四个方面进行了闭环控制光遗传学创新实验教学的实践总结,尝试探索提高学员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提升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新经验。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全麻用于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4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R组采用异丙酚、阿曲库铵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C组采用异丙酚加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比较两组产妇全麻诱导前、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 m in、插管后5 m in以及拔管前即刻、拔管后2 m inBP、HR、AAI值,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1、15、30 m in产妇的恢复室评分,以及两组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1、5、10 m inApgar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R组收缩压(SBP)在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 m in、插管后5 m in降低,拔管前即刻、拔管后2 0 m in升高;舒张压(DBP)在插管后1m in明显降低,拔管前即刻升高;心率(HR)在插管后1 m in、插管后5 m in降低,拔管前即刻升高;AAI值在插管后1 m in、插管后5 m in降低;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明显缩短;1 m in恢复室评分升高。两组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1、5、10 m inApgar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能有效抑制母体的插管反应,缩短产妇的麻醉恢复时间,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在剖宫产全麻时应用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非损伤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R)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慢性CSCR患者60例(60眼),分为3组:非治疗观察(non-therapeutic observation,NTO)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组、SML组,每组20例(20眼)。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自发荧光、黄斑完整评估仪等获取研究前后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网膜敏感度(retinal sensitivity,RS)、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高度及消失时间、中心黄斑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面积(choriocapillaris flow area,CFA)等数据以及评估椭圆体带、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等损伤。结果 NTO组仅4眼SRF消失,消失时间为(2.98±0.34)个月;PDT组患眼经(1.25±0.44)次PDT治疗后SRF均消失,消失时间为(1.87±1.32)个月;SML组患眼经(2.70±1.63)次治疗后SRF均消失,消失时间为(3.50±2.06)个月,PDT组与SML组治疗次数及SRF消失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末次随访时,NTO组BCVA、RS稍改善,CMT、SCFT及CFA均较入组时下降,但末次随访时NTO组上述指标与PDT组、SM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DT组、SML组BCVA、RS及CF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CMT与SCFT均较治疗前下降,两治疗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为P>0.05)。NTO组持续存在椭圆体带损伤,PDT组、SML组椭圆体带形态均改善,自发荧光均未见明显变化,均未见脉络膜新生血管,SML组未见滴定激光斑点。结论 慢性CSCR积极治疗可以避免黄斑结构与功能进一步损伤;SML治疗与PDT治疗结果类似,均能有效改善慢性CSCR患眼视功能与恢复视网膜形态结构,但SML治疗次数相对较多、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影响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泪囊炎疗效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7/2019-04在我院行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治疗的泪囊炎患者380例413眼的临床资料,术后至少随访6mo,根据泪囊、鼻腔、吻合口、泪道功能恢复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筛选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

结果:术后6mo时,未愈患者27例27眼(6.5%),治愈患者353例386眼(93.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鼻中隔偏曲程度、小泪囊、反复泪道探通/泪道激光/泪道置管、复发性泪囊炎、术后定期复诊和术者开展手术时间均对手术疗效存在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鼻中隔偏曲程度、小泪囊、术后是否定期复诊是泪囊炎患者行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

结论: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泪囊炎疗效确切,术后治愈率较高。患者鼻中隔偏曲的严重程度、小泪囊和术后是否定期复诊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术者娴熟的手术技术和规范的手术后处理及患者良好的医嘱依从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